来源:中国食品报
中国农大食品学院院长胡小松:
日前,中国农大食品学院院长胡小松教授给食品系在职研究生上的专业课让同学们脑洞大开。大家原本以为,这位长期致力于果蔬加工技术和食品安全研究的教授,会给大家分析国内外食品产业现状,介绍最新的食品加工技术,评论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等。但他开堂第一句话却说:“今天我是来给大家讲故事的。”
胡小松讲起了《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点滴》。从小诗《见与不见》讲到《时间简史》《人类简史》《建国方略》,从“马尔萨斯陷阱”讲到“六个瓶子”的起源、小麦的发现史,从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讲到韩国泡菜全球化的启示,谈中餐文化的推广,比萨起源于中国馅饼,如今成为西餐的重要代表风靡全球,为何馅饼依旧只是中餐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天的课程让同学们意犹未尽,胡小松也在课程结束时表明了自己的初衷:一直以来,食品系作为典型的工学学科,其课程设置更注重实验、强调技术,却鲜有人文探究。他认为,技术创新是必要的,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只了解技术的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食品产业的需求了。食品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升级势在必行,而食品学子们的能力升级也应当尽快提上日程。
胡小松认为,人类食物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缩影,食品科技工作者对理论与数据探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应从人文的角度出发,着眼大局,关注整个人类文明变革与创新,只有如此,方能更深刻地理解食物的价值所在,理解全球食品产业的变革与发展。
消费升级带来“食品+”人才需求
“食品系的学生不应当局限在实验室里,也可以更多地从事‘食品+文化’的研究,饮食文化的背后隐藏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胡小松说,在消费升级的今天,消费者对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营养、健康的追求固然是食品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的,但对食物本身含有的有关地域、民族、习俗等内涵,包括食物可以给人带来新奇、快乐、怀念等感情的发掘和推广,甚至食物带给人的美学享受都是值得关注的。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会只局限于科技,也不是只有科技才能推动行业进步,通过有温度的、通俗有趣的文化给人们带去更高层次的享受也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方面。如今,中国乃至国际的食品产业正面临这样的机遇。
胡小松举例说,当下,其他行业与食品交叉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如火如荼,食品+摄影、食品+历史、食品+艺术、食品+民俗/民族等,每一个交叉领域都是全新的探索和尝试,也是对食品产业的新一轮推动,每一个食品人都可以去发现其中蕴藏的机会。作为食品系的学子,有着对产业和技术熟悉的优势,何不以此为契机,探索一条全新的食品产业发展之路?高校的食品系课程设置是否也已经做好应对措施,来引导学生们更主动地探索呢?
中餐国际化需要“食品+”思维
胡小松谈到,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而中餐在世界范围的推广还远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中餐标准化、中式面点推广、中餐礼仪传播、现代(中式)调理(方便)食品新兴产业……“我也在思考,是不是要在(农大)食品学院成立个专门的系探索研究中餐的标准化生产,为中华传统美食的推广做一点贡献。”胡小松表示。对于中餐的国际化,除了技术进步,也需要更多“食品+”人才的推动。比如,向世界讲好中国产品和品牌的故事。具有中国地域、民族特色食品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发展演化至今,这些故事,都需要应用国际化的思维和语言才能更好地推广。
胡小松说,中国人的餐桌上和饭碗里应该放着“方便、美味、营养、安全、个性化”的“中式食品”,同时,中国的食品产业必须向“节能、低碳、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对科技提出了新需求和新挑战,也离不开“食品+”人才在各自细分领域的精耕细作。国内的食业人是否已经做好了多元化、国际化的准备,高校是否具备新形势下的“食品+”思维,关乎整个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胡小松希望,每一个食品学子、每一个食品人都能够为食品产业,尤其为中国本土食品的国际化推广贡献力量,为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声音、世界食品产业中的中国品牌贡献力量。“中国人应吃着中餐去实现中国梦。”胡小松如是说。